性平課程刻板 明年列評鑑 2010/1/4

2010/01/01
【聯合報╱記者陳智華/台北報導】
教育部100年將把大專校院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工作列入校務評鑑,教育部指出,學者之前訪視後發現,課程方面,多數學校開設性別課程,名稱有「性別」、「兩性」、「婦女」、「女性」等似與性別意識相關字眼,但內涵卻隱然存在傳遞「增強性別刻板印象」或「僵化性別角色」觀點,不符性平法要破除性別刻板印象精神。
學者建議,學校應增加性平課程,對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處理,更應加強培植更多專業人力,並加強資料保密。
教育部訓委會指出,對大專性平教育推廣訪視計畫95年起到99年,100年起納入校務評鑑,98年已經開始訪視東吳及銘傳等45校,一直到1月,除學校自評,訪視委員也到校實地複評訪視。
97年訪視結果指出,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與處理,各校多能較立法前更積極面對處理,但有學校處理性騷擾及性侵犯處理流程,不符性平法等相關法規處理流程,對學生獎懲規定無相關懲罰條例,也應補充。
訪視委員也認為,學校對性別事件承辦窗口應該明確,相關的文件應保密,並且加強性別教育,讓師生都知道如何預防與阻止性別事件。
學者也表示,經教育部培訓的案件處理人才過少,各校應加強培植相關人才,以應付所需。此外,至今有學校尚未有相關事件處理,沒有相關機制啟動經驗,學校應避免以其他非性平教育管道來處理,例如行政處理解決。
此外,並建議各校開設性平教育相關課程應該更多元,包括情感教育、性教育、同志教育等,才不會只聚焦在男女如何交往以及組織家庭等,並且顧及學生性別視野的拓展。